古雷PX大火9日凌晨被扑灭 善后工作有序进行

综合
关注新华网福建漳州4月9日电(记者项开来、沈汝发、王成)记者从事故处置指挥部获悉,6日下午发生的漳州古雷石化大火经全力扑救,至9日凌晨2时57分被扑灭。目前,相关善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。
在处置火情的过程中,福建省组织了数百辆消防车大量消防人员灭火,救护车随时候命。同时,还加强现场处置、警戒维稳、伤员救治、群众疏导、信息发布、善后工作、事故调查、后勤保障等工作。
6日18时56分,漳州古雷的腾龙芳烃二甲苯装置发生漏油着火事故,引发装置附近中间罐区(2)三个储罐爆裂燃烧,经消防人员等多方力量组织灭火,大火在7日16时40分一度被扑灭。此后经过复燃、扑灭、再复燃,并引发新的罐体爆燃的火情反复的情况。(完)

厦门市环保局7日9时对我市饮用水源地、国控大气降水监测点位和厦漳交接断面大气监测点实施应急监测,均未检出特征污染物(芳香烃类)。交接断面大气中非甲烷总烃未见明显升高。
漳州古雷石化第四个储油罐着火,昨日消防官兵在现场救援。 新华社发
厦门网-海西晨报讯(记者 曾昊然)近日,漳州古雷PX项目中33号腾龙芳烃装置和周边的常压渣油储罐发生漏油着火事故,引发装置附近中间罐区几个储罐爆裂燃烧。事故发生后,记者从厦门市环保局了解到,该局已启动应急预案,密切关注全市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情况。同时,出动应急监测车前往厦门与漳州交界处进行监测。
4月6日21时左右,厦门环保局启动与市气象局应急会商,厦门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于7日早晨抓住有利时机开展4次人工增雨作业,共发射增雨火箭弹14枚。7日全市部分地区有明显的降水,有利于污染物的沉降和消除。
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,截至4月7日6时,厦门市实时空气质量指数(AQI指数)在29—56之间;截至4月7日15时,AQI指数在20— 56之间;截至4月8日10时,AQI指数在19—56之间。从这些监测数据看,事故发生前后,厦门的空气质量AQI指数无明显变化。我市PM10、 PM2.5小时浓度与事故发生前两天变化趋势基本相似,截至4月7日15时,我市PM10在15—41μg/m3之间,PM2.5小时浓度在 19-37μg/m3之间,均为优良级别。
针对市民关心的水资源是否被污染问题。厦门市环保局于4月7日9时对我市饮用水源地(江东、班头、汀溪)、国控大气降水监测点位(市环境监测大楼、洪文)和厦漳交接断面大气监测点(青礁村铁道口、角美温泉别墅、漳州福欣)实施应急监测,其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中未检出特征污染物(芳香烃类),大气降水中未检出特征污染物(芳香烃类),交接断面大气中非甲烷总烃未见明显升高。
厦门市环保局表示,各项监测结果显示,我市空气质量目前未受漳州古雷石化事故影响。
记者从厦门市气象局了解到,未来几天厦门将吹东北风,且风速较大,古雷半岛处在厦门的下风向,污染物将不会被吹到厦门方向。同时,市环保局透露,未来几天还会继续增加对空气质量和水源地的监测次数,一旦发现超标情况出现,将立即进行应急处理,及时对外公布信息。

昨日,消防官兵在事发现场救援。此前,3个储油罐经历了数轮扑灭、复燃的情况。昨日上午,第4个储油罐爆燃着火
新京报讯 记者从漳州古雷石化火灾现场获悉,昨日2时复燃的607罐明火已被扑灭,此前一直未被引燃的609罐在昨日中午11时许被引燃,目前已被烧塌,火势在变小。据《福建日报》,起火原因为609罐与复燃罐体相邻,其外壁受热变形泄漏着火。
综合新华社电 记者在现场看到,大火还在燃烧,冒出滚滚黑烟,尽管戴着口罩,还是能闻到刺鼻气味。
6日18时56分,漳州古雷的腾龙芳烃二甲苯装置发生漏油着火事故,引发装置附近中间罐区(2)三个储罐爆裂燃烧,分别是607罐存油2000立方和608罐存油6000立方的重石脑油储罐,610罐存油4000立方的轻重整液罐。
大火在7日16时40分被扑灭后,但610罐于当天19时40分复燃,火于当天23时40分被扑灭后,昨日2时9分,610罐再度复燃。
昨日11时许,第4个储油罐609罐的轻重整液罐爆燃着火。据漳州消防消息,该罐罐体明显破裂,实际储油约1500吨。截至发稿,现场火势明显减弱,得到有效控制。据事故处置指挥部介绍,已有170多辆消防车集结在古雷灭火。
昨日3时,事故处置指挥部组织群众撤离,将29096名群众全部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带。
据环保、海洋等部门对周边大气近地面、海域的环境监测结果,主要指标正常。
现场
隔20分钟喷洒一次泡沫阻燃
目前,现场消防指挥方案主要集中于对罐体进行阻燃、降温、隔离。
一名在灭火现场的人士介绍,起火区一共有4个油罐,呈正方形排列。4月6日23时许,他进入火场时,607、608、610号油罐正在剧烈燃烧,油罐顶部的盖子已被烧透,最先起火的607、608罐火势最凶猛,“两三分钟就往外面冒个大火球。”
【4月7日】
阵风吹走泡沫油罐复燃
现场消防在上风处向油罐顶部喷洒泡沫,7日凌晨,607罐大火首先被扑灭。现场一位指挥员介绍,当时607罐顶部完全被泡沫覆盖,油面与空气隔绝,失去燃烧条件,“这种火,能让它自己稳定烧完最好”,“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控火,把火波及的范围控制在最小,不让它蔓延。”
9时许,608罐火势被扑灭。
10时20分许,倒塌设备内传出爆炸声。该现场人士看到,消防人员全部卧倒,并受命撤出火场。约20分钟后,指挥部排除倒塌设备再次爆炸的可能,消防员再次入场。
但10时左右,现场刮起北风,风速越来越大。前述人士说,11时许,608罐顶部的泡沫被风吹走一部分,仍在燃烧的610罐的火花引燃608罐。
16时43分,608、610两个油罐火势被扑灭。但19时40分许,610罐复燃。
专家初步分析,610罐复燃的原因系该储罐被泡沫覆盖熄火后,罐内残余物料温度高于轻重整液的自燃点,现场7级阵风,覆盖的泡沫层经一段时间后被破坏,物料接触空气自燃。
23时40分,610罐明火被扑灭。至此,事故所有起火油罐明火被第二次扑灭。
闽南一地级市消防支队在现场的干部介绍,指挥部下令继续采取阻燃措施,每隔20分钟喷洒一次泡沫。
【4月8日】
罐体裂缝漏油现流淌火
8日2时8分,现场发生意外。
据全程参与消防的一位人士介绍,就在消防员全力灭火时,610、608、607号油罐中有一个罐体出现裂缝,罐内油流出并被引燃,现场出现流淌火,出现裂缝的油罐和另一油罐很快复燃。
610、607、608罐再次陷入火海,而当时609罐尚未被引燃。上述人士介绍,指挥部判断出现流淌火现场可能失控,下令所有消防员弃车撤到安全地带。他说,610、609、608、607四个油罐外围原本有一堵围墙,但当时流淌火已越过围墙,并引燃两台消防车。
7时许,消防员再次冒着危险入场,发现608、610罐已燃尽,而607罐仍在燃烧。
11时5分,607罐持续燃烧,而现场再出意外,此前一直未被引燃的609罐裂爆。据9时进入现场的一位消防员说,609罐罐体中部出现裂缝,随后漏油剧烈燃烧。据官方消息,起火原因为罐外壁受热变形泄漏着火。
截至昨晚21时,607、609罐仍在燃烧。现场一名消防指挥员介绍,目前,3台泡沫车正往607、609罐喷洒泡沫,同时对起火罐区周围的厂区设备喷洒阻燃材料。
现场消防指挥员表示,目前现场隔离较为成功,除了4个排在一起的油罐,消防人员没让火再蔓延到附近其他设备。目前当地天气中雨,东北风,对救火不利。
追访
环保部官员:未明显影响环境
昨日,环保部应急中心相关官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,这次爆炸没有造成明显的环境影响。
目前,工厂中一大一小两个应急废水池都用上了,将漏油和消防水装入其中,重油没有流入外面环境,也就没有影响当地的地表水、地下水、土壤。而油也没有流入海洋,所以海域也没有受到影响。
这位官员表示,目前,爆炸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就是燃烧产生的黑烟,而化工行业有毒有害的特征污染物在燃烧过程中被烧掉,最终主要释放的是石化燃料变成的碳氢化合物,“主要就是炭黑,说白了,就是PM10,颗粒物。”
该官员表示,废气飘流到海洋上空,产生的沉降作用也很小。而对于海鸟,这些黑烟的影响也并不大,这和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海鸟因重油漂浮在水上致死的情况不同。
解析
油罐大火扑灭了为何还复燃?
昨日,中石化茂名分公司安全环保部工程师蔡万辉对新京报记者介绍,爆炸、着火、复燃等都是燃烧的一种。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:点火源、助燃物和可燃物。在着火的圆柱体表面上喷泡沫,目的通过隔离空气,降低温度来灭火。灭火后,如果燃烧物的温度很高,表面上看起来灭了火,但当遇到空气,还会再次着火。
反应炉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地方,如果温度、压力等工艺指标发生突变,可能引起设备疲劳导致化学物料泄漏,泄漏物汽化后遇高温、静电等火源,易爆炸着火。加热炉如果是油类作燃料,油类泄漏也容易引发爆炸着火。
与普通的救火相比,石油类的救援主要是采用泡沫灭火方式(因为油是浮在水面上的,所以不能用水灭),用泡沫覆盖着火物,隔离空气阻绝燃烧,并对周围的设备、设施等建筑用消防水等降温,防止火灾蔓延。
复燃主要是由于燃烧物的温度很高,表面上看起来灭了火,但是燃烧介质并没有完全熄灭。经过一定时间,内在的燃烧物接触到空气,就很容易复燃。流淌火在一定情况下可控。比如说海上、河上漏油,将其围堰起来,把泡沫吹过去,泡沫会跟着油走。
古雷石化现场消防指挥员对新京报记者介绍,这种复燃非常正常,泡沫只是隔绝了油和空气,但从开始爆炸到现在,现场一直有风,主要是东北风,而且风时大时小,泡沫很轻很容易被吹走,油就会复燃。现场是个半岛,又刮风又下雨,一刮风就可能复燃。此外还有一种情况,泡沫阻燃后,油罐里可能还有暗火,里面温度很高,随时可能复燃。
本版稿件(除署名外)/新京报记者 翟星理 金煜 实习生 李骁晋 韩雪枫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