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知厦门】 厦门小吃
摘要: 营养又易消化的面线,与猪血、葱头油、海鲜等煮成面线汤,清而不浊,糊而不烂,滑而不腻。以前只在路边的小店里出没的,现在当地的酒店也能吃到这道小点。
面线糊
营养又易消化的面线,与猪血、葱头油、海鲜等煮成面线汤,清而不浊,糊而不烂,滑而不腻。以前只在路边的小店里出没的,现在当地的酒店也能吃到这道小点。
海蛎煎
牡蛎,方言称“蚝仔”。厦门沿海盛产海蛎。用新鲜的海蛎和番薯粉、鸡蛋搅拌,加入适量酱油,在平底锅中加油煎至酥脆,食用时配上辣椒酱、芫荽,香气扑 鼻。当地人也用蚝仔做粥,加根油条做早点。新加坡等一些东南亚国家,有车载的蚝仔粥摊在清晨叫卖,烹饪的方法多数是厦门传去。
炸五香
将瘦猪肉配上青葱、扁鱼、荸荠、薯粉、鸭蛋、味精、上等酱油、白糖和五香粉,搅拌均匀,用豆皮包成卷,入油锅炸熟,切成小块;吃时要配上沙茶辣、红辣酱、芥辣、萝卜酸、芫荽、甜酱等佐料,味道可谓鲜美无比。
烧肉粽
冬夜寒风里,巷尾不时飘来的串串“烧肉粽”叫卖声,是最本色的厦门情味。厦门“好清香”和“新南轩”两家是制作烧肉粽等当地小吃的老牌店号。
沙茶面是遍布厦门大街小巷,经济实惠的风味小食,它之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,主要原因是沙茶辣营养丰富,气味好,有促进食欲,增强新陈代谢的作用,还具有去风寒的功效。
沙茶面
“沙茶”系马来西语的译音,源出于东南亚。它是用芝麻、葱蒜、香草、花生油、虾以及辣椒等制成的调味品,因有辣味故称“沙茶辣”。据杨纪波先生 考证,华侨陈有香是沙茶辣引进厦门的传带人之一。他自幼在马来西亚学制沙茶辣,十载寒暑学得技艺,并潜心钻研,改进技术革新,回国后在厦门开设“陈有香调 味社”,专售沙茶辣。他把原料由原来的十几种,增加到二十多种,产品除酱体型外,还创制粉体型,既保持原采的风味,又便于贮藏和携带。旅居海外的侨胞都乐 意购买他的产品,可见他的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。沙茶面的制作方法简单,先把面条在开水中烫熟,趁热浇上滚烫的沙茶辣汤即成。至于沙茶肉面、沙茶牛肉 面,所用的肉要切成薄片,做到一烫就熟,再用绿豆芽或青菜加以点缀,就成为香辣扑鼻的沙茶面。
返回活动专题:http://mn.sina.com.cn/news/zt/mlxmgyzj/index.shtml
同安封肉
厦门同安传统小吃。作法:将猪肉(前腿肉)切成方块,约二斤左右,用方形纱布包扎,放在干净的铁锅,倒上熟猪油,加热,把整块猪肉放到锅内热炒,加上酱油、白糖、味精、米酒、八角香料等,再配上香菇、板栗、虾仁、壕干等佐料,放在锅里焖上两个半小时即可。
虾面
先将虾洗干净,用剥离的虾头、虾壳捣碎,放进清水锅里熬成虾汤,经过滤,去掉汤底的渣,这时虾汤上面浮出一层赤红色的虾油,发出香味,即将虾仁放入虾 汤,煮熟,捞出,放在盘中待用。将虾汤与猪骨汤混合,成为虾面汤,调入适量盐、味精。再将面条搭配豆芽菜、韭菜、茼蒿菜(或香菜)放进沸滚的开水里煮熟, 捞出,盛在碗里。用煮熟的猪腿肉切片,放在面条上,再加上虾仁和烧热的香猪油渣,淋上热滚滚的虾汤,调进蒜茸,即成虾面。
馅饼
馅饼是厦门的传统糕点,以绿豆、面粉、白砂糖等为主要原料,皮薄馅肥,咬在嘴里,香酥爽口,微微透出豆馅的清凉,甜而不腻。鼓浪屿岛上各品牌的馅饼很多。其中以鼓浪屿馅饼和汪记馅饼最为驰名。
土笋冻
厦门小吃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。“土笋”学名“星虫”产于海滩泥沙中,做法是把鲜活土笋去掉肚肠泥沙,反复洗净,用文火炖至溶入汤中,分装小蛊,冷却后凝成一块块玲珑剔透小圆块。食时冰凉爽口。
花生汤
厦门花生汤用料简单,煮法却考究。花生米先剔去疵粒,用开水浸泡后去膜,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,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,续熬至花生仁烂透为止。然后食用时可配佐甜咸点心,如油条、炸枣、韭菜盒、肉包、甜包、糯米炸等。厦门以中山路黄则和花生汤最负盛名。
麻糍
以花生末、白沙糖做馅,包在香软的糯米团里,外面再滚一层细细的黑芝麻末。龙头路与福建路交叉路口有个小摊,是做麻糍的世家,叫叶承屋,鼓浪屿人亲切地称之为“屋仔的麻糍”,一个麻糍1元钱,行人有时要排队等。
薄饼
又叫春卷。每逢春节、清明、三月节,厦门的许多居民都有吃薄饼的习俗。烹制薄饼一是菜料,二是饼皮。先将猪肉、豆干丝、虾仁、海蛎等放入油里炒熟,再将 切成细丝的冬笋、红萝卜、高丽菜、鲜蒜白等倒入热油锅炒几分钟,加入骨汤焖熟后与炒熟的猪肉等加上调料拌好,用薄而软的饼皮把菜包卷成筒状。吃的时候抹上 辣椒酱、蒜泥。薄饼适合一群家人或朋友围在一起,大家用手抓着吃,吃得稀里哗啦而又其乐融融。
生猛海鲜
厦门的名菜以生猛海鲜为首。运用厦门所产的石斑鱼、黄鱼、红蟹和本港鱿鱼烹制的海鲜菜肴,早在清代就被视为正宗名菜。
海鲜菜所用的材料讲究新鲜,最好是即买即煮。顾客可以在餐馆的海鲜池中选定活蹦乱跳的海鲜,当场称足分量后,交厨师烹制。
南普陀素菜
南普陀素菜出名菜肴40多种,主要原料是米面、豆制品、蔬菜、蘑菇、木耳等。厦门南普陀素菜讲究造型、色泽和味道,大都以形态命名,不但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,而且每道素菜均有其各自不同之独特口味。菜名也颇高雅,如“半月沉江”、“南海金莲”等等。
返回活动专题:http://mn.sina.com.cn/news/zt/mlxmgyzj/index.shtml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