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八市的美食坚守者 离不开沙茶面离不开海蛎
在位于开平路的陈源香的门店里,陈祥萍拿出了刚刚制作好的沙茶肉松让记者尝一尝。机械化制作肉松的当下,作为百年品牌的第三代掌门人,陈祥萍执着地坚持手工制作。
作为一个美食的坚守者,陈祥萍说,八市是个美味聚集地,沙茶面、面线糊、麦奶、扁食、芋包、馅饼、海蛎炸、五香……许许多多的小店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,甚至传了几代人,他们坚持着最传统的手艺,最厦门的味道。而来厦门,要吃一碗沙茶面,更是游客必备的选择,也是老厦门的一种习惯。
人物名片

陈祥萍,厦门百年老字号“陈源香”的第三代传人
一碗沙茶面,把感冒都吃没了
八市是厦门人的回忆,充满乡愁的美食记忆。从香港、印尼回来的厦门人,他们不要吃大餐,要吃的就是八市里的小吃。外地的朋友来,老厦门人也是如此,带着他们走街串巷一路吃都停不下来。厦门人就是爱吃、会吃。

说起沙茶面,得先从沙茶酱说起。“沙茶酱其实是从东南亚传来的,厦门人将沙茶酱加上花生酱、牛奶、冰糖,当然还有水熬成一锅汤底,成就厦门最有名的沙茶面。”
对于老厦门人来说,沙茶面是从小吃到大的。陈祥萍回忆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,一碗沙茶面就五六分钱。“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料可加,只有大肠头、猪血、豆干,有的也有米血。”
沙茶有收湿、祛寒,每次陈祥萍觉得自己有点要感冒的时候或者有些发冷,吃一碗从沙茶面,流流汗,感冒也跑得无影无踪。
每家沙茶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
沙茶面的特点便是汤头每家沙茶面店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调味方式,正是这独有的味道深深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厦门人。许多沙茶面店都是几十年的老店,有着不少故事。月华沙茶面家的那位老奶奶,如今八九十岁了还在亲自调汤的味道。
吃沙茶面加什么料,都可以自己选。有的店先买单再消费,四里沙茶面则是消费完再买单。四里沙茶面里的小妹记性好反映快。不用笔,靠记性记住每一个顾客点了什么料,多少钱,生意再忙也不会错。因此,在厦门吃沙茶面,也是一种人文的体验。
厦门的小吃大都离不开海蛎
现在沙茶面里加的料更多了,五花八门,最常见的还有海蛎。采访时,陈祥萍的员工从厨房里端出一盘海蛎炸给大家品尝。海蛎是厦门人最爱吃的一种海产品,也是厦门美食里不可或缺的一道食材,再众多的小吃中,有了海蛎,味道更加鲜美。海蛎要好吃,就得现开、沥干了水。
面线糊、春卷一定要有鲜海蛎,肉粽、孩子满月的油饭、咸饭也不能少了海蛎干。吃海蛎养生,海蛎明目、补肾、高钙,是厦门老人的最爱,以前老人们经常会炖枸杞汤,快熟的时候加入海蛎。煮海蛎一定不能煮太长的时间,时间一久,海蛎就烂了不好吃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