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闽南 资讯

何立峰任国家发改委主任 曾任厦门市委书记

新浪综合

关注

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

摘要: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24日下午经表决,决定任命何立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、张军为司法部部长、钟山为商务部部长。

本报讯 据新华社报道,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24日下午经表决,决定任命何立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、张军为司法部部长、钟山为商务部部长。

何立峰简历

何立峰,男,汉族,1955年2月出生,广东兴宁人,经济学博士,198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1973年8月至1976年11月为福建省永定县立新知青场插队知青、永定县狮象潭水电站工人。

1978年2月至1984年8月在厦门大学学习,获财政学专业硕士学位。

1984年8月至1995年2月任厦门市经济特区经济研究所干部,厦门市政府办公室干部、副主任,厦门市财政局副局长、局长,厦门市杏林区委书记,厦门市副市长(1993年12月兼厦门市经贸委主任)。

1995年2月后任泉州市委副书记、代市长、市长、市委书记(其间在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财政学专业学习,获经济学博士学位)。

2000年3月后任福州市委书记、2001年12月任福建省委常委,2005月5月后任福建省委常委、厦门市委书记、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。

2009年4月起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兼滨海新区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、塘沽区委书记,滨海新区区委书记。

2013年1月任天津市政协主席、党组书记。

2014年6月任国家发改委党组副书记、副主任。

2017年2月24日,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经表决,决定任命何立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。

为中共十六大、十七大、十八大代表,中共十七届、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,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,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
昨日下午,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经表决,决定任命何立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、张军为司法部部长、钟山为商务部部长。

作为厦门成长起来的干部,何立峰毕业于厦门大学,又曾于2005年至2009年期间任厦门市委书记,此次接替徐绍史执掌素有“小国务院”之称的国家发改委,再度引发坊间关注。

曾在厦门学习工作21年

出生于1955年2月的何立峰,是广东兴宁人,比前一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小4岁。

2009年4月,何立峰从福建省委常委、厦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调任天津,在天津先后担任天津市委副书记、天津市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、塘沽区委书记、天津市政协主席等职务。2014年6月,他又从天津市政协主席的岗位上调任发改委正部长级副主任。

何立峰对厦门非常熟悉。在1978年,他进入厦门大学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学习,本科毕业后他留在厦大继续攻读财政专业研究生,并获得了财政学硕士学位。

导报记者了解到,毕业于厦门大学的何立峰,是财政学界泰斗邓子基的学生。何立峰从厦门调任天津的那一年,恰逢厦大经济学院财政系、金融系建系八十周年。当时,何立峰还撰写了《难忘邓子基老师》一文,对恩师表示感谢的同时,也提到,“在邓老师身上,我们的确有许多应当学习感悟的东西。我们现在也年过半百了,尤以两点为最”。这两点分别是“坚持学习、永不满足”和“勇于探索,与时俱进”。

从大学算起,厦门成为何立峰学习、工作、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,前后长达21年。

曾主政福建三大中心城市

从厦大研究生毕业后,何立峰就留在厦门工作,是跟随厦门经济特区一起成长起来的干部。1995年,何立峰从厦门市副市长的位置上调任泉州,此后历任泉州市委副书记、代市长、市长、市委书记,福建省委常委、福州市委书记等职。2005年,他以福建省委常委的身份再回厦门,出任厦门市委书记一直到2009年。

福州、厦门、泉州,是福建的三大经济重镇,也是福建最核心的三个城市,三市的经济总量加起来占福建省的70%。像何立峰这样,在这三个市都当过“一把手”的干部,少有先例。

何立峰在厦门工作期间,对厦门城市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,尤其是在推动跨岛发展上。

任厦门市委书记期间,何立峰非常重视厦门的交通建设。众人所熟知的厦门“四桥一隧”中,集美大桥、杏林大桥和翔安隧道这“两桥一隧”都是何立峰在厦任职期间大力推动建设的。

集美大桥、杏林大桥和翔安隧道的建成,大大缓解了厦门进出岛的压力。新建的大桥和海底隧道为厦门的跨岛发展奠定了基础,也提供了交通保障。

此外,厦门市民非常熟悉的BRT(快速公交系统)也是在何立峰主政厦门期间推动建成的,这一快速公交系统大大方便了厦门人的出行,也大大提升了厦门公交系统的运输能力。

导报记者 骆余民

分享文章到:

相关新闻

推荐阅读

加载中...